|
发表于 2015-3-19 11:44:1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孤鸿踏雪 于 2015-3-19 11:46 编辑
非常可以!请看看这篇文章(摘要)
中温气体渗碳(江苏靖江齿轮厂 严振球)
传统的渗碳工艺温度均在930℃左右,一般认为,这将有利于渗剂的充分裂解,减少形成炭黑的机会,有利于渗碳过程的正常进行。但是也应该注意到,若渗剂裂解产物中[C]不能很快地与Fe相结合,则同样会转变成炭黑而影响渗碳过程的正常进行。另外,由于渗碳温度高,碳化物易于聚集长大,残留奥氏体量增加,硬度偏低且零件热处理后变形加大,从而严重影响了产品的质量。为此,进行了中温气体渗碳工艺试验。
试验材料为20CrMnTi(GB3077-82);试验件为EQ-140后桥从动锥齿轮(盆角齿);技术要求为:渗层深度1.5~1.9mm,M/AR1~5级,Cm1~6级,1.5部F1~5级,表面硬度58~63HRC,芯部硬度33~48HRC,贫脱碳层≤0.02mm,端面不平度:外缘≤0.12mm,内缘≤0.20mm。
试验方案:考虑到20CrMnTi的Ac3点为825℃以及绝大多数液体渗剂能充分裂解的温度在850℃以上,选择渗碳工艺温度在860+10℃;依零件要求的渗碳温度,按扩散定律δ=K 来确定渗碳时间,K选为0.51,由此得出渗碳总时
间约10h;以甲醇为稀释剂,采用自行配制的以煤油为基的混合物作为渗碳剂;试验条件为:采用RJJ-75-9T井式气体渗碳炉,装炉量为17件,渗碳总面积约4.5m2。
工艺过程控制:采用中温渗碳工艺,工件装炉后炉温一般下降到800℃左右,此时采用滴甲醇排气,由于甲醇裂解温度低,单位产气量较大,通常以180d/min(约7.5ml/min)的滴量,经10~15min,炉内压力即可上升到5mm水柱(50Pa)以上。甲醇的碳当量较低,即使采用较大的滴入量,也不会在炉内产生炭黑。但此时炉内碳势较低,故当炉温回升到840℃时,立即开始滴入富碳渗剂,滴量一般在150d/min(约6.5ml/min)以提高炉内碳势,为进入强渗期做准备。总排气时间一般在90min左右,此时炉内气氛碳势一般在0.73~0.85%范围,经粗略估算:甲醇产气量为1.48m3/l,混合渗剂产气量0.75 m3/l,马弗罐内装工件后尚有0.34 m3空间,排气时共滴入有机液体935 ml产生1.19 m3气体,等于90min内换气3.5次,可以保证排气要求,打开取样孔,进行大排气,但必须同时关闭小排气管,否则,空气会从小排气孔吸入,影响排气效果。
排气是否充分,是关系到零件渗碳全过程优劣的前提,但中温气体渗碳的关键在强渗期。炉温的不均匀性是制约中温渗碳产品质量的重要因素,炉温不均匀,会造成渗层、碳化物及碳浓度严重不均匀。此外,渗剂滴入量也是影响零件质量的重要因素,以本试验的EQ-140后桥从动锥齿轮(盆角齿)为例,炉内渗碳总面积为4.5 m2,试验表明:在强渗期渗剂用量为80d/min(约3.3ml/min)左右为宜。值得强调的是:当采用新炉具或新马弗罐时,必须对其预渗后,才能正式生产。
正确设计强渗期与扩散期之比例,是保证渗层碳浓度梯度正确而合理分布的关键。由于采用中温渗碳工艺,工件表面碳浓度在强渗期较高(通常在1.15%左右),这样高的表面碳浓度会使工件力学性能下降,特别会使残留奥氏体大量增加,表面硬度达不到技术要求。经验表明:通过炉前抽样,在渗碳层深达到下限要求时,即可由强渗期转入扩散期。通过扩散,可使表面碳浓度下降,同时渗层继续加深。在时间分配上,强渗期与扩散期以1:0.8左右为宜。在扩散期,渗剂用量较少,以维持炉内正压为原则,渗剂与甲醇保持1:4的比例。
工件经中温渗碳后,采用降温直接淬火,考虑到渗碳工艺温度为860+10℃,降温至820+10℃一般需2h左右,炉内零件经降温后,其内外基本均匀,无须再保温。
结论
⑴EQ-140后桥从动锥齿轮经中温渗碳随炉降温直接淬火后,内孔呈涨大趋势,胀大量较均匀,约在0.20~0.30mm之间,椭圆度在0.11mm以内,端面不平度符合技术要求;
⑵在井式气体渗碳炉上,采用中温渗碳工艺处理的20CrMnTi盆角齿(外圆φ376mm,内孔φ234mm,厚度51mm)是可行的,处理后产品金相组织均符合技术要求:表面硬度59~63HRC,芯部硬度34~42HRC,Cm2~3级,M/AR3~4级,心部F1~2级,渗层不均匀度0.18mm。
⑶对20CrMnTi后桥从动锥齿轮,中温气体渗碳温度以860+10℃为宜,渗剂滴入量取决于零件吸碳面积,渗碳前期,在不出现严重的过剩碳的前提下,应建立尽可能高的碳势。
——摘自《金属热处理》(1992,NO.1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