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6-7-1 17:39:5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孤鸿踏雪 于 2016-7-2 08:30 编辑
请温习一下这几个基本概念:
淬透性 在不同的文献上,对淬透性有多种不同的诠释:
(1)淬透性是指钢材获得一定淬硬层深度的能力。钢的淬透性作为钢的一种属性是决定淬硬层深度的最关键也是最活跃的因素。淬透性可以表述为材料接受淬火的能力,同时它也是决定焊接性能的重要因素。与淬透性相关的化学成分的影响可用碳当量表示: Ceq=C(%)+1/6Mn(%)+1/15Ni(%)+1/5Cr(%)+1/4(Mo)+1/13Cu(%)+1/2P(%)。碳当量越大,淬透性越好,焊接时,热影响区的最高硬度也越高。
(2)淬透性是钢的固有特性。由钢的冶金成分、纯洁度、晶粒度等因素决定,表示淬透性的方法有许多种,如比较不同钢种的(上 临界速度就是一种表示方法。但是这种方法只强调了转变的开始行为而对转变终了的行为未予考虑,而且,在实际生产中往往并不能取得100%的马氏体组织。从实际出发,可以把50%马氏体组织规定为淬火组织,按这种规定,则必须考虑钢的转变终了行为。为了综合判定钢的淬透性,CCT图是最好的判据,然而要想把每批钢的CCT图都做出则不现实,因此,实用性最强的方法是乔明尼顶端淬火法。
(3)淬透性也称之为可淬性、淬火性。它是钢材本身所固有的属性,是指钢接受淬火的能力。由于冷却时,工件表层与心部的冷却速度不同,表层的冷速可能高于临界淬火速度,而心部冷速则可能低于临界淬火速度,故工件淬火后,从表面到内部,只能获得一定深度的马氏体组织。不同钢种接受淬火的能力各异,其规律是:在同样的冷却条件下,C曲线位置愈靠右者,马氏体组织深度就愈大,接受淬火的能力就愈强,即淬透性愈高,反之则相反。这种马氏体组织的深度称为淬硬层厚度。
淬硬性 又叫可硬性,是指钢在正常淬火条件下,以超过临界淬火速度冷却所形成的马氏体组织能够达到的最高硬度。它主要与钢的含碳量有关。更确切地说,它取决于淬火加热时固溶于奥氏体中的含碳量。
淬硬性与淬透性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且极易混为一谈,淬火后硬度高的钢,未必淬透性就高;而硬度低的钢亦可具有高的淬透性。还应指出:必须把钢的淬透性与钢的淬硬层厚度区别开来。淬透性乃为钢材本身固有属性,它只取决于其本身的内在因素(如化学成分、纯净度、晶粒度、组织均匀性等),而与外部因素无关;而钢的淬硬层厚度除取决于淬透性外,还与所采用的淬冷介质,工件尺寸、形貌、质量效应等外部因素有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