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3-7-27 07:56:1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孤鸿踏雪 于 2013-7-27 16:17 编辑
看看这篇文章摘要:
退氮处理对合金结构钢渗氮层性能及组织的影响(摘要)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一研究所 李耀华等)
对几种试验用钢渗氮后再进行退氮处理,由于氮化物的聚集长大及氮化物与基体共格关系被破坏,导致硬度大幅度下降;再重新渗氮后,其渗层表面与首次渗氮的表面硬度相差悬殊(38CrMoAl相差200~500HV,25Cr2MoV相差270HV,20CrMnTi相差300~400HV,42CrMo相差200~350HV)。
38CrMoAl的抗退氮能力最强,硬度下降最缓慢,这与钢中铝能与氮形成结构复杂且稳定的氮化物有关。
38CrMoAl高于590℃退氮,会在表面形成网状裂纹,必须磨去0.10mm后方可使用,而低于590℃退氮,由于氮的扩散,会使渗氮层的硬度梯度更加平缓,并降低表面脆性。
低合金结构钢经退氮处理再重新渗氮,硬度下降太多,没有实际意义。
双相不锈钢经离子渗氮后再稍高于渗氮温度保温一段时间,可降低脆性,渗层深度也略有增加;再进行常规氮化,可加深渗层深度,降低脆性,渗层均匀整齐;双相不锈钢只有在表面被离子轰击,表面钝化膜被破坏后在常规渗氮时才能继续施渗,否则无法以常规渗氮工艺渗氮。
面心立方晶格(γ相)钢比体心立方晶格(α相)钢的渗氮处理困难很多,钢的合金化程度愈高,氮的扩散就愈困难;高合金奥氏体不锈钢渗氮层深度一般不超过0.15mm。
——摘自《热处理》(2007,NO.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