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酸度是反映磷化槽液浓度的一个重要参数,单位为“点”。其定义为:取10mL磷化槽液,以酚酞作指示剂,用0.1mol/L NaOH溶液滴定至终点,0 1mo1/L NaOH溶液消耗的毫升数即为此磷化槽液的总酸度点数,也称总酸度(TA)。因为采用酚酞作指示剂,滴定至终点时,溶液的pH值为9.7,这时,磷化溶液中的H2PO4、H2PO42-被中和,见下式: OH-十H3PO4—H2PO4-+H2O OH-+H2PO4—HPO42-+H2O 由于磷化溶液中有金属离子的存在,滴定时生成磷酸盐沉淀,所以,HPO42-也被滴定,见下式: 2OH-+3M2++2HPO42-—M2 (PO4)+2H2O 同时, 磷化溶液中的金属离子还容易生成氢氧化物沉淀,下表是浓度为 0.1mol/L的锌、钙、锰、铁等离子的氢氧化物开始沉淀和完全沉淀的pH值范,下表是金属离子的氢氧化物沉淀时的pH值 | | | Zn(OH) 2 Fe(OH) 2 Mn(OH) 2 Ca(OH)2 | | |
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在滴定总酸时,氢氧化铁、氢氧化锌可能完全沉淀,氢氧化锰几乎完全沉淀,氢氧化钙不被沉淀。所以滴定总酸时,氢氧化钠不仅消耗在中和磷酸的第一步、第二步电离的氢离子上,而且也可能消耗在中和磷酸的第三步电离的氢离子上,同时,也可能消耗在金属离子的氢氧化物上。所以,所谓总酸度,广义上是指磷化液中Zn2+、Fe2+、Mn2+、Ni2+、H+、H2PO4-、HPO32-等各种离子浓度的总和。 同游离酸度一样,总酸度过高或过低,也会对 磷化质量产生不良影响。总酸度过高,磷化膜结晶粗糙,表面易挂灰,磷化残渣增加,反而不宜生成磷化膜;总酸度过低,磷化速度缓慢,磷化膜生成困难,磷化膜结晶粗糙疏松,磷化膜变薄,耐蚀性也差。 总酸度的控制范围较宽,低温磷化总酸度一般控制在13~32点之内;常温磷化总酸度一般控制在22~60点之内。在实际生产中,总酸度一般控制在规定范围内的上限为好,有利于加速磷化反应,使磷化膜细密。降低总酸度可以通过加水稀释,加入硝酸盐可以提高总酸度,加入酸式磷酸盐既可以提高总酸度,也可提高游离酸度。一般来说,lL磷化液加入5~10g磷酸二氢锌,磷化液的游离酸度可升高一个点,总酸度升高5点左右;1L磷化液加入20~22g硝酸锌,总酸度可升高10点。在实际生产中,可不降低总酸度或游离酸度,而是通过调整酸比较得满意的磷化效果。 本文由营口康如科技有限公司整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