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Wangqinghua196 于 2013-1-20 17:19 编辑
关于渗碳层0.03~0.10mm的技术要求的追根溯源! ——并回答孤鸿踏雪和见仁见智的帖子 汪庆华 据我所见,这个技术要求标准的出现来源于五金零件之中,且都是国外的图纸和行业标准。在改革之初,大量五金产品的出口,渗碳、碳氮共渗热处理标注大都是这个技术标准。见表1和表2。 从我国渗碳技术标准的变迁来看:在国家标准GB9450-88之前的标准都是采用金相法来检查渗碳层深度,其缺陷是测量误差较大,且不能反映零件最终机械性能的金相法, 全国又无统一标准。这种方法就是建国初期引进苏联的检测方法。而欧美国家已经采用了有效硬化层深度的测定和校核的方法了,他们图纸理所当然地是这个意思的技术要求了。国家标准GB9450-88规定1989年3月开始实施《钢件渗碳淬火有效硬化层深度的测定和校核》。
对于薄层碳氮共渗或薄层渗碳钢件,到了1988年才有GB/T 9451-1988 钢件薄表面总硬化层深度或有效硬化层深度的测定,1995年才有标准“JB/T7710-1995《薄层碳氮共渗或薄层渗碳钢件显微组织检测》”。 在改革初期到1988年将近10年时间薄层碳氮共渗或薄层渗碳钢件的检测没有标准可依,而是依靠国外的客户提供的国外标准检测,即ISO4970-《钢的薄表面总硬化层深度或有效硬化层深度的测定》标准,或者以450HV或513HV为分界的文件规定的检测方法。
这样就是标准混用、或无标准时期导致的结果。
从现状看,可能是“移花接木”所致。此部分属于猜测。虽然属于猜测,但是也符合国情!可能是设计者没有搞清楚浅渗碳层0.03~0.10mm是什么意思的时候就在图纸上写好了。这个要求不仅与检测方法有关,检测方法正确的话,这个要求就正确,检测依据错了,这个要求就糟糕了!也就是说有可能0.03mm的有效渗碳层相当于苏联方法的0.13mm呢!而且还与热处理设备能力有关,有些热处理设备就是天大的本事也做不到,有些设备即使是文盲也能轻而易举地做好!
这个区间是否是‘空档区’,这里不用多叙,见两个表格表1和表2就清楚了。这个标准不是“打哪指哪”的江湖术,而是这个技术要求的指导性工艺中提出“回火温度是340~360℃”(注释:指国外的渗碳、碳氮共渗的这个技术要求)。 总之,这个技术要求的正确与否,取决于设计人员理解了没有?若他理解了,这个技术要求就是合理的,如果设计者不理解,只是“移花接木”,那就好笑了!因为工艺人员、检测人员都不是一个人、甚至不是一个厂家。如果选择检测标准、生产设备都符合浅渗碳层0.03~0.10mm的真实意思(不是设计者的意思)的话,那是没有问题的。
这个技术要求中心目的,即应用性指标就是:硬而不脆、折而不断!在实际生产,控制好工艺参数和工艺流程,产品快速检测就是使用“应用性工具”,例如:锉刀、专用扭矩扳手、台虎钳、弯折夹具等测试(检查标准一般会指出:技术性指标为0.03~0.10mm,表面硬度45~50HRC等。应用性指标就是:红字所述!,锉刀测硬度,弯折看渗层、扭矩看综合强度)。不要再在显微硬度计、显微镜等上面搞来搞去地耽误检测时间!应用性检测更能反映真实使用的要求! 文中谬误,请大家指正! 顺祝湘寒月旅途愉快!2013-1-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