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枯木望春 于 2013-1-26 12:18 编辑
在我国,气体脉冲渗氮(含氮碳共渗)炉的出现,少说也有30的历史了,它的发展也由雏型而不断完善,当前此种设备与原常规渗氮炉的功能连在一起,可以相互转换。 然而,使用者并不多。究其原因,主要是对此种工艺优点的认识和对该技术的掌握程度不够,再加上氮势计算机控制技术的兴起,转移了业内人士的视线。也就是说,对这一新鲜事物好些人视而不见,不以为然,看不到是一项很好的工艺技术。 我这里告诉同行兄弟们,气体脉冲法渗氮和氮碳共渗技术,不仅可以完成常规法可以达到的质量要求,而且在无需配置计算机系统,照样可以完成可控氮化达到的质量要求。这还不算,真正的优势是: 1,抽真空法更换炉气,不论冷态或热态,都可以随时进行。换气速度快(10分钟以内即可完成),省气,而且剩余气体,添加气体的比例可以控制。这不仅在渗氮时用得着,而且氮碳共渗的后续氧化以及蒸汽发蓝、保护气体回火、真空回火等其它工艺上也可以应用,得心应手,随心所欲。 2,零件可以混乱放置,小零件可以适当的堆放,即允许零件之间点、线和小平面接触,不影响渗层的均匀性。这是常规法无法比拟的。相当有效地节省了零件装夹具的时间,还提高了一炉的装载量。 3,小孔、不通孔、窄槽,乃至钢管内部,都可以实现渗氮,渗氮均匀性大大改善。这也是常规渗氮炉所不及的。 4,工艺变换简单灵活,通用性很强。恒压、变压、高压(一般控制在+0.05MPa以下)、低压(-0.098MPa以上),随意设定;温度780℃(含低温碳氮共渗)以下,随意选择;既可以通入选择的气体,也可以滴注有机液。 这样说来,就没有缺点了?有的。 缺点是维护、操作比较繁杂,操作师傅需要经过一段时间的培训,和操作的熟悉过程。 第二,易损元器件比较多,比如电磁阀、手动阀等,难以购买到可靠性高的商品。 第三,这种设备,当前看来,不宜过大,炉罐的容积大约超过2.5立方后,在供氨气的速度上和工艺调整上都会遇到困难,带来某些不稳定因素。 至于工艺的应用。只能这样说,设备的功能摆在那儿,用武的空间相当大,如何为我所用,就要看个人的知识水平和创新精神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