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次会议思考之一—— 我们总是认为自己有错误! 汪庆华 热处理界的民间聚会已经是第九次了,这次热处理之家的盛会是一次畅所欲言的大会,是承前启后、开创未来的大会。看到了热处理之家论坛是热处理人士交流热处理心得的好地方。
在热处理之家的微信群里,我对参加这次会议,写了三点感受:1.热处理界后继无人的话题值得商榷;这是因为我参加了九次民间聚会当中的7次,唯有这次参加人员之间的年龄跨度最大,为什么会有“后继无人的话题”?这可能是转型时间的一个“瞬间现象”而已,某个时期可能出现了这个问题,但是,我认为这个时期很快就会过去。2.大家的交流话题反映出我们国家的热处理正从粗放型向精密性过渡;微型化、数字化的议题较多。所以,我认为热处理的发展也正在朝着国家的产业政策的轨道上迈进!3.热处理行业中,大国工匠型人才还是在民间。专题报告、问题交流讨论等环节反应出每个人对问题的解决思路、对策都有独到的见解。
热处理虽然十分重要,但是由于受到唯产值效益规模为主导的考核手段的制约,加上近代热处理在中国产生、发展的时间不长,所以,在人们的思想中,对热处理的重要性并不给于实际上的认可,使热处理在制造业中的地位卑微。对于这种现象,我们要树立自信心,要维护行业的尊严,但是不能枉顾客观规律,例如提出“搞好热处理,零件一顶几”的口号,把自己抛到被动的地位,尤其在市场经济的环境下,背上了质量问题都是热处理没有做好造成的,导致热处理行业加工的赔偿率很高。
所以,我们不能总认为自己有错误,在这次会议的关键环节,也出现了类似的问题,比如问题答疑环节。大家往往就热处理之后的质量问题,抓住热处理工艺不放,希望从热处理工艺中找出质量问题的原因,天哪!真是要命!为什么老是抓住热处理工艺不放手呢?
我说过:凡是有重大的质量问题,必定由重大的错误所致。不是因为加热温度相差了2-3℃、淬火油温相差7-8℃就会造成质量问题,也不是工件淬火时候出水出油温度相差几十度等就会造成重大质量问题。所谓重大质量问题,对于我们热处理来说就是达不到质量指标,比如:硬度不合格、变形等,返修也不能解决的,或者直接报废,比如:开裂。在大环境下看热处理,就会十分清楚:热处理是一个产品加工路线中的一个工序,不是致命的环节。致命的环节是设计、选材。其次是工艺之间的衔接,前道工序对后面工序的影响。
作为末尾工序的我们该怎么办?就热处理本身来说:只要能按照手册的热处理参数编制工艺就能够做出合格的热处理产品(为了矫枉过正才这样说的绝对一点的)。那些加热温度相差2-3℃、淬火油温相差7-8℃只是影响产品质量的均匀性,归于工艺优化,而不是导致报废的重大质量问题的因素......
随手而作,请斧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