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6-1-18 16:38:4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吉祥如意 于 2016-1-19 11:17 编辑
kskte 发表于 2016-1-18 10:13
您好!淬火选用真空气淬炉SKD11的材料工艺,延长了保温时间,因为板比较厚。回火530度,3个小时,回火后 ...
至少回火工艺就不合理。
温度530℃,如果你的板要求58-60HRC,采用这个回火温度,如果回火时间再配合,最后的硬度不偏低,那么你的淬火温度应该到了1040-1050℃。
如果你的淬火工艺合格,这个回火温度配合合理的回火时间,回火后的硬度估计56-57HRC。
根据裂纹反推热处理工艺也很好玩的,我来推一下,推错了是正常的。
下面是推测楼主的工艺,不代表推测的对,也不代表推测的这个工艺是合理的。
淬火 一级预热,如果是两级预热则保温时间很短。
奥氏体化温度或者时间
如果是1020℃保温了200min甚至以上,如果1040℃保温了160min甚至以上
冷却
冷到底了,工件入回火炉是表面温度接近室温了。
回火
直接装在530℃的炉子里。
回火后冷却
空冷或者风冷
开裂时间
1回火后冷却过程中可能性最大
2 保温半个小时左右出现
开裂时间容易找到,看裂纹侧面的氧化色即可估算。
材料
碳化物块状堆积四级以上,或者呈网状五级以上分布。
杂质
少量硅酸盐杂质二级以上。
纯粹胡扯,目的灌水,不要信以为真啊。楼主发来真实的情况就很容易检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