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不支持数字)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464|回复: 9

氮化后“去氢处理”

[复制链接]

签到天数: 1092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750

主题

7209

回帖

3万

积分

超级版主

漂流族

积分
30079
发表于 2013-4-24 16:21: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大家谈谈氮化后“去氢处理”,我这的氮化产品都没有做“去氢处理”,什么材料氮化、什么情况下氮化才做“去氢处理”,

打赏楼主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扫码支持
扫码打赏,你说多少就多少

打开支付宝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

热处理之家,我爱我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57 天

[LV.8]以坛为家I

95

主题

1427

回帖

7187

积分

热处理专家组

积分
7187
发表于 2013-4-24 16:39:42 | 显示全部楼层

没干过氮化产品“去氢处理”。另外降温的过程中通入高纯氮气降温,是否有相同功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366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227

主题

2万

回帖

5万

积分

超级版主

积分
58357
QQ
发表于 2013-4-24 18:56:33 | 显示全部楼层

想做也容易。200度保温处理一下。
热处理之家,我爱我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47 天

[LV.7]常住居民III

24

主题

453

回帖

1889

积分

热处理工程师

积分
1889
发表于 2013-4-25 21:24:5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的建议是采取渗氮后采用低于渗氮温度20~30℃保温2小时即可。这是去氢回火
能付出爱心就是福,能消除烦恼就是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808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314

主题

1万

回帖

4万

积分

热处理元老

积分
41204
发表于 2013-8-26 13:39:06 | 显示全部楼层
氮化和软氮化后,如果做的是缓冷,不是像淬火那样的急冷的话,没有必要去做什么退氢。
能付出爱心就是福,能消除烦恼就是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059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1804

主题

2万

回帖

9万

积分

热处理元老

品牌工程师

积分
91546
QQ
发表于 2013-8-26 14:15:11 | 显示全部楼层
   孤以为,渗氮的同时必然伴随着氢的渗入!不过,因为氢是不能形成化合物的元素,所以即使渗入一定深度,也会结合成氢分子,在渗氮的工艺温度下很容易逸出表面;即便氢与钢中碳结合形成甲烷(CH4)也会逸出表面的!
   不言而喻,渗氮和渗碳的机理是不同的,二者尽管都会不同程度的渗入一些(或者说少量)氢,但由于二者的表层状态明显不同,所以渗入氢时,氢的渗入和扩散行为也应有所不同。
   渗氮过程中的相行为研究指出,渗氮过程白亮层的形成以及氮原子的扩散渗入机理是:ε相单向(向内)长大;γ′是双向溶解;α[N]双向长大。    在渗层相组成为ε-γ′-α[N]时,ε相起储氮、γ′起传递氮的作用。
   在渗入过程中,氮扩散流强度为 JεN≥JNγ≥≥JαN,通常ε、γ′不会阻碍α[N]扩展。
   那么,在渗氮进行到一定时间(程度)后,假如表面已形成完整的化合物层,哪怕仅仅是一层很薄的膜,则此后这种化合物层(或者说是化合物薄膜)对氢原子的继续渗入和内部氢分子的外逸,会产生什么作用呢?
    氮化结束后的冷却方式对氢分子逸出的作用
   基于上述分析,当氮化—氮碳共渗工件表面已经形成完整化合物层膜后,必然会阻止氢的继续渗入。可以认为,在工件表面形成完整化合物层膜后,便不再有渗入氢的行为发生。
   仅从动力学角度考虑,在缓慢冷却过程中,钢件表面至一定厚度处已结合成分子态的氢有是机会(或者说是有时间)逸出的,但如前所述,化合物层膜的形成对其逸出有无阻碍(或完全屏蔽)作用呢?作者认为,完整化合物层膜的形成,既然能阻止氢的继续渗入,也必然会阻挡工件内部的H2或CH4的逸出,即化合物层膜起到了对氢的双向“屏蔽”作用。而像采用渗后油冷等快冷方式,当然会对氢分子的逸出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所以,在正常的氮化条件下是不应担心渗入氢的。因为根据以上分析,氢的渗入机会仅限于工件表面形成完整白亮层之前;而且因为氢与铁的亲合力远小于氮,所以在氮化工件形成完整白亮层之前,渗入氢的含量极其有限,其富集程度尚不至于造成氢损伤。
   值得探讨的是:上述H2与CH4的逸出与化合物层疏松(通常认为:形成疏松的主要原因是由于亚稳态的ε相发生分解,形成高压分子氮向表面逸出而形成的孔洞。有试验表明,当化合物层ε相的氮及碳总含量大于8.5%时,便会产生明显疏松。也有人认为:在进行气体渗氮时,NH3分解后产生的氢原子也会渗入钢中,当氢原子结合成氢分子时也会产生很大压力,从而形成孔洞。)的关系。   

评分

参与人数 1金钱 +20 收起 理由
神舟十号 + 20 立此存照

查看全部评分

该会员没有填写今日想说内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092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750

主题

7209

回帖

3万

积分

超级版主

漂流族

积分
30079
 楼主| 发表于 2013-8-26 14:35:06 | 显示全部楼层
aaron01 发表于 2013-8-26 13:39
氮化和软氮化后,如果做的是缓冷,不是像淬火那样的急冷的话,没有必要去做什么退氢。 ...

我这氮化后都是缓冷,“没有必要去做什么退氢”能说说原理吗?
热处理之家,我爱我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808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314

主题

1万

回帖

4万

积分

热处理元老

积分
41204
发表于 2013-8-26 14:38:59 | 显示全部楼层
随风飘飘 发表于 2013-8-26 14:35
我这氮化后都是缓冷,“没有必要去做什么退氢”能说说原理吗?

氢在钢中的溶解度很低,这个溶解度还和温度有关,温度高,溶解度略大。
如果缓冷的话,有足够的时间让因溶解度下降而溶不下的氢逸出,造成室温下很低很低的含氢量,当然不会有什么影响喽。
急冷的话,氢来不及逸出,含氢量略高,要小心。

评分

参与人数 1金钱 +10 收起 理由
随风飘飘 + 10 立此存照

查看全部评分

能付出爱心就是福,能消除烦恼就是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40 天

[LV.5]常住居民I

86

主题

315

回帖

2150

积分

热处理工程师

积分
2150
发表于 2013-9-5 21:34:24 | 显示全部楼层
今天会签时发现机加工艺将氮化工序纳入了表面处理,感觉很诧异。
渗氮和渗碳与表面处理电镀差别很大的,
表面处理电镀后除氢处理是必须进行的工序,而且镀覆除氢后必须要进行氢脆试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092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750

主题

7209

回帖

3万

积分

超级版主

漂流族

积分
30079
 楼主| 发表于 2013-9-6 07:25:03 | 显示全部楼层
神舟十号 发表于 2013-9-5 21:34
今天会签时发现机加工艺将氮化工序纳入了表面处理,感觉很诧异。
渗氮和渗碳与表面处理电镀差别很大的,
表 ...

我认为:学术界热处理或制定部门,应该把表面处理与表层处理分开!
热处理之家,我爱我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热处理之家 ( 湘ICP备16021836号-4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号:湘ICP备16021836号-1湘ICP备16021836号-3湘ICP备16021836号-4, 公安部备案号:43010302000896

GMT+8, 2024-12-23 10:03 , Processed in 0.117579 second(s), 3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号:湘ICP备16021836号-2